2010年9月15日,我们三名女生来到兴安法院进行“社会实践”,而此次实习并不像以往在学校参加专业实习如此简单,因为作为刚考入兴安法院的准公务员,我们在正式上班前,要先到法院进行学习,好好熟悉法院的业务职责和办公环境,学会处理好单位里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上手手头的工作,调整好工作状态。所以我们比实习生更多了一份兴奋和激动,也多了一份压力和责任。 首先“实习”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整理档案,对法院今年各类型案件的卷宗进行整理归档。卷宗整理看起来是一个简单而不用动脑筋的活儿,其实不然,在整理卷宗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求,熟悉并掌握卷宗的整理方法,才能将这些案件材料整理成工整有序的卷宗。在学习整理的过程中,负责指导我们工作的是法院财务科陈艳萍科长,当我们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时,我们不知该从何下手,但是通过陈科长的耐心教导并传授给我们整理案卷的技巧方法,我们也秉着不懂就问的原则,向她请教了许多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陈姐的指导和自我学习操作,我们很快摸清了整理卷宗的一系列要求,并开始独立整理档案工作。 经过大家近半个月的共同努力,我们高质高量的完成了整理档案任务,得到院领导的赞扬与好评,这也是对我们新同志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本职,再接再厉。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经过切身实践,我们也摸索出整理档案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档案的管理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法院档案管理建设有所帮助。 一 、经验: 1 、采取流水线工作方式,相互分工,互相配合。采取此类工作方法,效率会提高很多。像在整理初期的年度、案卷类型以及“归档”章时和在整理后期的案号、装盒、盖号时,我们均用了流水线工作,“术业有专攻”的负责好自己的任务,专人专项管理,节约了很大一笔时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采取“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归档策略,各个攻破。例如在面对09年民事案件的卷宗进行归档时,面对编排到900多号毫无头绪的案卷材料,我们采用了“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策略,先化千为百、化百为十,初步将案号以百为单位进行分类,再对百之间的案号进行从小到大的编排,采用此类方法,有条不紊地解决了我们无从下手的问题,减少了工作量,提高整理效率。 3、注意做好缺卷的记录工作。在编排中,要专门记下缺卷的情况,例如“×年×号×类型案件缺×卷”。这样在后期把档案装进档案盒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查找缺卷登记迅速的在档案盒表面注明缺卷情况,这样清晰明了,以方便事后补卷归档。 4、注意对特殊案件的整理编排工作。在整理一些特殊案件的卷宗时我们需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像在整理今年执行局送来的03年的执行卷时,开始我们以为直接去档案室抄03年执行卷的最后一号,并按顺序接着往后编排就可以了。但是在编了一部分后我们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没有考虑到同一号的案卷有很多册,但是我们却将其分开编排号码,忽略了要先把相同案号的卷宗挑出来再排号,由于对特殊类型案件编排的不注意出现了差错,导致了“同卷不同号”的现象。返工浪费了我们的人力物力,在今后的档案室整理工作中,我们要汲取此类经验教训。 5、要分清年度的各种不同案卷的类型。像我们在整理刑事卷中,有09年度,也有08年度,在进行初步分类时,我们发现有很多09年刑事案件的案号缺失,事后才发现,有很多09年的刑事卷被我们当初分类整理时归到08年的刑事卷去了。这种只关注类型忽略了年度的大意让我们又得重新检查一遍08年的刑事卷。所以经验告诉我们在整理中要看清年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要用长远性发展眼光对待档案盒预留问题。像在整理各类案件卷宗时,都会出现缺号现象,这是由于陈年卷宗案情复杂而未结案。在将卷宗装进档案盒里,除了要在盒子表面注明缺号现象外还需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装案件卷宗。起初在装盒时,我们没有预留出足够的空间给缺失卷宗,导致出现找到缺号空卷补进档案盒时,由于案件数量太多而装不下的现象。一般缺号的卷宗会比较多、厚,如果预留估计错误,则装不下,这时就必须要重新造册装盒,带来多余的工作量。因此,在编档案号时要预留出足够的盒子,才不会导致卷宗太多装不进盒子的现象。 二、建议: 1、各庭案件卷宗上交应及时,杜绝拖沓现象。像我们在整理档案进入到尾期,还陆陆续续有案件送来档案室。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各庭在制作档案上各式各样,制作不规范,像有的在封面上写上×号、案件类型,而有的就没写。如果各庭审判员能在负责审判案件的卷宗封面上帮写上案号和案件类型,就可以节约整理人的一笔时间,而写这些对于审判员而言,只是在整订时的举手之劳。 2、规范档案借出登记制度。各庭人员在查阅、复印往年案件时,要严格做好登记,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这有利于档案管理者更好地管理,杜绝档案借出混乱或丢失现象。 整理档案工作是一件需要耐心、细心和体力的工作,当看到本来堆积如山的档案被我们一一整好,搬进档案室整齐的摆放时,我们心里涌起巨大的成就感,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是值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习让我们从一个只能在理论书本上操作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能自己动手的实习工作者。曾经在学校对未来,对实务工作中的迷茫和困惑,随着实习的磨砺而渐渐消失。在实习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不断从中获得进步的经验,对我们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规划以后的人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完成档案整理工作之后,我们实习的第二步是下派到各业务庭熟悉环境,担当起书记员职责,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这次实习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实习是一个平台,是提供我们专业实践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的平台。实习拓宽了我们的法律思维,开拓了我们的社会视野,通过此次在兴安法院习得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必定会对我们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助益,诚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道坎,跨过去,天空正蓝! 实习,是进入法官队伍的预备学习阶段,在实习中所得的经验与方法,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今后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去学习,要去体会,要去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我们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向一名公平正严明的法官看齐,秉承“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尚襟怀,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法律人道路上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