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一群小人物的励志故事

电影《海角七号》影评
作者:袁建军 唐玉香  发布时间:2010-11-04 09:01:10 打印 字号: | |

      说起台湾电影,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因为在大众的脑海里对台湾影视的印象多停留在琼瑶剧或者在电视剧流水线上被产品化了的偶像剧上,而对台湾电影则鲜有见闻。因为台湾电影,用个不好听的词来形容,它就是休克的。台湾早期的电影人侯孝贤虽然也拍出了《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佳作,虽然台湾出了个李安,用小金人、金球、金狮为台湾电影盖上一层层厚厚的金黄色棉被为其保暖,虽然也有蔡明亮出了几部尺度极大的遭到禁播的电影试图唤醒这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沉睡者,但似乎都难有疗效,更或者说,这个休克者已经对这些药物产生了强壮的抗体。而今年,《海角七号》来了,犹如救世主般横空出世。沉睡了许久的台湾电影就此复苏了。如果说真有超人之类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的话,《海角七号》则正是台湾电影业的这么一位英雄。

     电影《海角七号》以两个时空交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台湾某个小镇上的一群失意的小人物寻找人生平衡点的真诚而感人的励志故事。阿嘉是台北某乐队的主唱,乐队解散后不得不无奈地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有着梦幻般迷人景色的台湾沿海小镇,干起了累人的邮差的工作。与此同时,大学毕业本想在台湾模特界有所发展的日本女学生友子却被公司安排做为日本歌星在小镇上演出的助理和翻译。镇上的主席向酒店老板申请到了暖场表演的机会,在镇上挑选了几个懂得摇滚乐的镇民组成了一个临时的乐队,于是,一群小人物悉数登场:主唱阿嘉;吉他手劳马,是一个因为曾经从事危险的飞虎队工作而被妻子抛弃的交通警察;鼓手水蛙,一个名副其实的底层市井小民,在修理部当杂工,却暗恋着老板娘;贝司手业务员“马拉桑”先生,在镇上推销小米酒,工作十分勤奋;钢琴手大大,一个被父亲抛弃了的小女生,和被丈夫抛弃之后从日本回国的母亲相依为命;而茂伯在整部电影里就是台湾本土文化的缩影,弹着中国古老的月琴却哼着日本小调,并且充满了笑料。乐队在磨合之初并不顺利,尤其是阿嘉的火爆脾气,把对现实的不满以愤怒的方式发泄到其他成员身上,以及友子对乐队组成人员良莠不齐和阿嘉的态度无可奈何,致使排练一再受阻,成员一再调整。在那个喝醉了夜里,这群失意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坐在岸堤上,望着辽阔冰冷的海洋,任海风吹化压抑在心间已久的悲伤划过的泪痕。但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群充满了矛盾的小人物在经过了两周的磨合后带给了不报希望的友子以及观众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当“无乐不作”的音乐想起,全场振奋!一场不会落幕的演唱会被拉开。他们在舞台上尽情地唱着自己。这群失意的,内心的天平失衡的小人物迫切地需要这样的一次成功来证明自己,找到人生的平衡点,以及继续像个人样地在人生舞台上表演下去的意义,于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干得那样漂亮! 影片感人至深的是两个犹如海风般吹过我们的心间的时空交错的爱情童话。虽然时空交错,却叙述得井井有条,没有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影片以1945年光复后的台湾,一位日本老师在回国的游船上为自己在台湾的恋人友子写的七封动情的情书作为开头,进而引出了他们这段凄美纯粹却无法超越的民族矛盾的爱情故事。同时,这七封情书也成了连接现代的另一段爱情故事的彩虹,在这个现代的故事中穿插了这七封情书,充分地对两个世纪人们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做了印证和教化。失落的阿嘉由于不满现世,草草应付邮差的工作,而这种心态也导致他偷看了日本老师的后人给友子寄出的七封地址为“海角七号”的情书,由此,上个世纪的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得以找到一个展现的载体。而阿嘉和友子的恋情颇具戏剧性,两个冤家对头在那个醉酒的夜宿后突然相爱了,这种突然的结合正契合了人们内心对那种虚幻的感情的渴望的心理。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彩虹又对这种看似有些突兀的感情做了相应的弥补。友子在那次夜宿后也知道了上个世纪那段忧伤的爱情童话。于是她鼓励阿嘉一定要找到通话中的公主,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演出的那天找到了那个守候了半个世纪的友子,阿嘉也将自己为暖场而专门写的歌改成了“海角七号”,以此来祭奠那段因为民族矛盾而遗憾收场的童话故事。其实半个世纪前那个带着白色毛线帽等候在甲板上的友子是否是公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阿嘉终于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应该有的爱情观。上世纪他们无法超越的,这次阿嘉和友子要为他们弥补一个完美的结局。于是更有了阿嘉在黄昏的海岸对友子深情的拥抱以及承诺,友子也对这个承诺做出了回应。这个两失意的人在故事中是注定要发生交集的,故事也在他们交汇之时结束了。电影其实就是在讲故事,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并且完整,电影也就成功了。《海角七号》在叙述故事方面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它是成功的。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仿佛找到了许多人生的共性。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地有失意的时候,这种失意的状态让我们怀疑社会,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以及做人的意义。我们内心衡量世界的那座天平失衡了。在这种失衡的状态下我们或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现世的不满,对周围环境的愤怒,对人生的绝望,我们不停地通过某种途径麻醉着自己。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另外一种途径来证明自己,寻找到人生的平衡点,重新找回我们应该有的为社会道德、法律所普遍认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观,找到我们继续活下去的意义。就像故事里那个为了理想而辛勤奋斗着的“马拉桑”先生。我想这正是《海角七号》所要告诉我们的。

来源:兴安法院刑庭
责任编辑:邱全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