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法院以“庭审评查”为平台,强化法官庭审驾驭能力; 以“文书评查”为切入口,提高法官文书写作能力,把开展“两评查”活动作为法院职业化建设的得力抓手,找差距、补短板,以评查练真功、促提高,推动了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 庭审评查内容为:庭前准备、庭审程序、庭审作风、庭审能力和庭审记录。各业务庭庭长、审判员,均做到接受至少一次的庭审评查,至少有三篇裁判文书参加评查。坚持重点查,确保成效显著。庭审评查将评查重心放在青年法官身上,强化业务训练,尽快提高审判技能。坚持随机查,力求时时过硬。保证了评查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坚持开门查,敢于处处透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评查庭审,有效增加评查透明度,赢得社会理解支持。 庭审评查发现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庭审规范。着装不规范;法槌使用不规范。二是庭审程序。法庭规则宣布程序不规范;庭审节奏不紧凑。三是庭审驾驭能力。法庭调查层次不够清楚;归纳争议集点不全面;举证质证过程不规范;庭审小结缺失;法官释明权行使不规范。四是庭审秩序。未及时制止旁听人员接听手机行为等违反庭审纪律行为。 针对“两评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各业务庭室及时总结,剥茧抽丝、力求实效,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院党组针对下一轮“两评查”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一,做好庭前准备。组织法官定期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熟悉法律条文、法律原则、诉讼原则和法定程序,提升业务能力。各业务庭长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指挥,对青年法官进行帮带训练,调动全庭力量,提升青年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及文书写作水平,打造优秀的庭审和裁判文书。 第二,遵循庭审的必要形式。一是外在表现形式。制定统一的庭审提纲,规范庭审程序,规范穿着法袍,正确使用法槌。二是公正公开的内在形式。严肃法庭纪律,完善案件争议焦点归纳及庭审小结程序,提高庭审质量,以形式上的严谨,树立法律的权威与公信。 第三,实现庭审的法律价值。转变司法理念,强化工作责任心,加大庭审观摩力度,促使法官以压力生动力。对事实认定、证据采集、法律适用等实体问题严格把关,对案件事实作出法律的评价,最终作出公正的裁判,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