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兴安法院探索“人才在一线,培养在岗位”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立足该院实际,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完善措施,多措并举探索干警在岗培养新模式,思路清晰、成效显著。
一是抓学习,促成长。兴安法院以新成立业务庭室党支部建设为契机,实行“每周一例会、每月一大会、每季一总结”的工作机制,通过在线学习、部门集中学习和干部培训等形式,注重结合发生在全区法院系统内的反腐败典型案例加强新《行政诉讼法》、《法官职业道德》等规定的学习,增强一线岗位干警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干部在岗求知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5年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干警业务专题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436人次,成效显著。
二是注活力,多考核。通过“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落实、季度审判指标优秀评比和全年考核的“三结合”方式,对一线岗位干警奖优罚劣,探索出“强者上、平者让和差者下”的培养模式,兴安法院有年轻后备干警23人, 35岁以下一线岗位副庭长4人,最小的26岁。一批业务能力强、身边同事评价好的80后优秀干警到一线岗位,从而为该院办案一线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人才的选择提供了多维的考核依据。
三是重管理,下一线。兴安法院将一线岗位作为提高干警素质的沃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党组领导带头做起,将办公室事务带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多在农民家里处理,多将案件带到田间、地头解决,不断加大司法服务力度。利用巡回法庭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的有利时机,深入到本县交通不便、山林权属纠纷上访多、纠纷多、意见大的漠川艳林、白石水源头等地,形成了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的良好审判工作氛围,提高一线干警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从而着力打造一支有本领、有纪律、有品行、有效率的精干队伍。2015年上半年,兴安法院组织巡回法庭审判、调研8次,先后深入艳林、水源头、白塘、高圣等18个偏远自然村屯,受到了群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