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从建设到使用,秉承这一理念,将青少年教育工作推到一个新的起点。基地从2014年8月启动,历时6个月,于2015年4月30日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将社会的期待、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许以及学生们的憧憬化作了最新的学习效果。半年多来,我们的基地工作人员密切协作、精心准备,从教育小手册的制作、校园法治微电影的播放、模拟法庭活动和法庭角色体验教学等特色活动中,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法治、不一样的法官,不一样的体验。
一、全国人大代表的期望,成员单位的努力
时间还是回到2015年9月18日那天。当天上午,来自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南、贵州等5省区14位全国人大代表及1位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专程来到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视察。当代表们走进基地,看到崔家中学初二年级的70名同学正在法官阿姨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时,都为学生们在基地有所学、有所思而由衷地高兴。
——“我再也不上网了,不搞拐了。”
——“我长大后也要当法官、检察官。”
——“我的愿望是长大后当一名律师。”
看这些基地留言板上歪歪扭扭、略带幼稚的留言时,代表们颇感欣慰,但也觉察到目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基地内部设施的规模无法满足全县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需要。他们都在与我们工作人员的现场交流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兴安县有三十八所中小学,但基地只有一个,每次只能承接70名学生,这是无法满足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需要的。因此,还是希望法院的同志能够走出去,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魅力。”
是啊,代表们的意见反映出他们对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目前存在短板最迫切的改变心情,这是对兴安法院人更高的期待。这些情况都被基地工作人员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并在随后的改进工作中贯彻落实下去。走出去,那就是将法制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在他们所能触及到的操场、教室里去,将最好的模拟法庭角色体验、最好的法制教育课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尊严。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运行模式
——“我们学校的学生实在是太调皮捣蛋了,他们对法律依然处于一知半解的地步,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都不知道,希望今后法院多来学校讲讲课。”
——“建议融入更多检察机关参与的模拟审判环节,这样公诉人的法庭教育可以更好地展现在青少年学生面前,这样比单纯的上法制教育课效果会更好。”
——“法院的优势在于有宽裕的场地用于承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基地建成后拥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法院在这一点上责无旁贷。”
——“我建议以第二课堂的名义把各中小学校纳入进来,我们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才不会单打独斗。”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推介会上的讨论,各成员单位怀着对青少年教育的现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展现出“党委统筹、成员共建”独特的优势。会上,县政法委深挖出兴安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极协调更新基地活动形式与内容;县法院成立少审庭,开展“圆桌审判”;县公安局为毒品种类展示板块提供了完整的毒品种类模拟样品,县检察院致力于法庭教育,县司法局组织资深律师参与少审案件审判环节,县共青团委员会和妇联扎实做好回访帮教工作,增强少年审判“惩治与挽救”相结合的效果,县教育局积极协调全县各中小学校做好2015年度基地的参观安排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认知法律”的需求。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兴安县各成员单位正是都怀着对青少年普法宣传的重视,基地建设才能从一开始就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成为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
三、大山深处的别样“审判”——走出去的第二课堂
桂北山区寒冷空气中,漠川中学的同学们露出了一张张朴实、热情的笑脸,欣喜和好奇围绕在我们第二课堂活动工作人员的周围,在这样洋溢着久久不息的暖意中,精心准备的情景剧《抢劫手机所带来的恶果》在漠川中学校园上演了,它讲述的是一名未成年人抢劫他人手机案件。此次模拟法庭的表演者全部是漠川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将一名未成年人因抢劫他人手机被抓受审的情景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台下的同学们十分震撼。
随着身着法袍、神情肃穆的“审判长”庄严的开庭声和法槌落下时的声响,“庭审”正式拉开了帷幕。
“请审判长、陪审员入席,请法警带被告人蒋某某出庭!”随着法庭“书记员”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法庭”内的同学们起立,气氛严肃。随后,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依次展开,和法官正规开庭审理的程序几乎一致,让活动组织的工作人员钦佩不已。
庭审中,“公诉人”和“辩护人”以及“被告人”各做辩词,一时间唇枪舌剑,场下的同学们也被他们从前未接触国的法庭辩论气氛所吸引,目不转睛地关注着审判中的一点一滴。
“你抢手机时考虑到做母亲的感受吗?我真的为你的行为感到痛心啊……”一名女生扮演“受审”未成年被告人蒋某某的母亲参加“法庭审理”,在“法庭”上泪声俱下,还试图扇“被告人”蒋某某的耳光,但最终被“法警”劝阻。她把一个母亲心疼、愧疚的心理表演得淋漓尽致,令在场的同学深有感触、无不陷入到深深的思考。
庭审中,“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时还着重对“被告人”蒋某某进行了法庭教育,学生感受深刻。“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很有教育意义!”模拟法庭结束后,多名参加旁听的同学以及家长赞不绝口。
——“我今天第一次当了法官,尽管组织庭审还不尽完美,但我感到自己收获很大。”
——“我今天当上了律师,以前只是在《律政俏佳人》这部电影中见过律师的形象,觉得真的很酷很炫,但今天当了回律师,才觉得律师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自己以后要当一名好律师,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以前不知道犯罪有多可怕。今天,我在模拟法庭上当了回被告,面对法庭的威严、面对父母的眼泪、面对铁证如山,我相信以后我知法懂法,是不会走上犯罪道路的了。”
透过孩子们朴实的话语,我们基地工作人员切实感受到从“请进来”到“走出去”,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桂北的大山深处生根发芽,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四、润物细无声、教育成果显著
一件小事:参观过基地的广西师大附中高一学生小李告诉他的爸爸:这学期周末放学,小李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去市里面玩。刚下公交车就被两个女子拉住,说是要带他们去按摩店感受下新鲜玩意儿。小李的两位同学经不住诱惑就动心了,但小李坚决不去,还拉住两位同学,说“我以前去参观过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那里的法官阿姨说了,千万不能相信路边陌生人说的话。万一掉进了陷阱,自己将悔恨终生。”小李回家后把这次遭遇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又将这件事告诉我们法院基地工作人员,让我们深感欣慰。
还是一件小事:兴安二中的小张暑假的一天和他的好朋友在外面聚餐,朋友让他一起来吸倒在桌上的白色粉末,还说这是最新出品的保健食品,吸了会让自己很舒服的。但小张一眼就看出这白色粉末就是他以前在学校听搞第二课堂的法官阿姨介绍说这是K粉,他断然拒绝。回家后,小张将他今天的遭遇告诉了他的爸爸,他爸爸很高兴孩子在学校参加法院组织的法制讲座后自己对毒品认识上的变化,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我们的法官。透过小李遇到的事情以及他所采取的方式,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终有有了巨大的收获。
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一个个人内心的改变,让我们法官妈妈的大爱无疆、失足少年感谢信中所流露出的真情悔过、毒品成瘾的万劫不复、犯罪案例警示教育的感同身受、法制成语典故的博大精深、兴安本地正能量人物事迹的催人奋进,少年法庭“圆桌审判”的温馨更加地深入人心,让学生对法律更有兴趣了,立志学法的热情更高了,为培育更多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让孩子成为法制的传递者,法制教育永远在路上
基地在兴安本地打出了一定的名气,我们工作人员常常听到社会上对我们基地提出了新的期待,来听听老师学生们的心声吧。
——“去过你们基地,感觉你们基地办得好,我们一直想去看看。但我们一个年级的学生太多了,根本安排不过来。”
——“法院的叔叔阿姨,你们能不能到我们学校来啊?”
——“袁法官,李检察官,现在我们这吸毒现象太多了,希望你们经常到学校来多给我们的孩子们讲些毒品预防知识,让孩子们远离毒品。”
基地工作经常性的走访调研,让我们工作人员从老师、孩子和家长们的意见中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基地挂牌为“兴安县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就应该通过扎实的推广,走遍兴安的山山水水,让全县三十八所中小学校尤其是大山深处的孩子感受到法制教育的温情。
在高尚中学,我们的基地工作人员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深讲透,让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从宪法到部门法、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法律完整框架。
在湘漓中学,我们的基地工作人员全景式地展示了新型毒品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使全同学们对恰特草、摇头丸、病毒和麻古等新型毒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危害有了更加直观、深刻了解,增强了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了一个文明、净化的校园环境。
在崔家中学,我们的基地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的叔叔阿姨们在广西区少年犯帮教所开展回访帮教活动的最新情况,当一封封感谢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他们对社会关心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展望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事业的下一步,那就是即将开通“法官妈妈”热线,与兴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12368”语音服务平台紧密结合,打造青少年维权新平台,更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将未成年犯回访帮教、法制宣传资料发放、社区矫正、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课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让更多青少年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法制教育,将该基地美誉度和知名度触角由展厅延伸到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让青少年在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生根发芽。
结 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独具兴安特色的"观有景、闻有声、读有文"青少年法制教育文化体系,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院清醒认识到,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以及“第二课堂”活动还将面临许多情况和新问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迎接困难,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进入到新的创新阶段,结出更加喜人的硕果。同时我们也衷心地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兴安县青少年成长的人士莅临指导、传经送宝,共同推动兴安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