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区妇联经研究决定,命名第六批自治区级“妇女儿童维权岗”。其中,兴安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获此荣誉称号。
近年来,兴安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积极履行审判职能,充分挖掘司法资源,延伸审判触角,以公正执法的理念和热情高效的态度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发挥审判职能,提高案件质效
一是聚焦“一个中心”,加大对涉妇女儿童刑事案件审判力度。2020年以来,兴安县法院坚定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严惩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刑事犯罪。2020至2023年,本院共审结涉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60余件,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8件。2023年至今,通过入户家访、召集谈话等形式,对涉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受害人及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余次,督促其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完善团队配置,创新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两个推进”,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保驾护航。一方面,坚持制度设计优先推进,积极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精神,成立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和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涉未成年人相关制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提供司法助力。另一方面,坚持队伍建设同步推进,由刑事审判庭法官组建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团队,审理涉及未成年的刑事案件,形成相对独立的少年审判工作体系,以完善的制度设计及高质量队伍建设确保妇女儿童权益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延伸审判职能,开展司法服务
三是加强“三个结合”,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通过将“庭审”+“法治教育”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审判”+“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探索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新举措。
2020年至今,刑事审判庭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8件25人,25名青少年均受到庭审教育,在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将“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审判方针落到实处,从不同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未成年被告人知罪悔罪,将严肃的庭审变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堂。
2020年以来,本院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2次,组织青少年学生到法院开展实践活动15次。刑事审判庭干警在“六一儿童节”、“宪法日”、“禁毒日”等关键节点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在各中小学掀起学法热潮。
实行“定制式”法院开放日,把“青少年”请进来,充分发挥、整合本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让未成年人参观法院立案、审判等场所,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促使未成年人法治观念的养成,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